生姜泻心汤治疗嗳气、吐酸、腹泻、水肿医案一则

本案摘自《刘渡舟验案精选》
潘某某,女,49 岁,湖北潜江人。
主诉心下痞塞,噫气频作,呕吐酸苦,小便少而大便稀溏,每日三四次,肠鸣辘辘,饮食少思。望其人体质肥胖,面部水肿,色青黄而不泽。视其心下隆起一包,按之不痛,抬手即起。舌苔带水,脉滑无力。辨为脾胃之气不和,以致升降失序,中挾水饮,而成水气之痞。气聚不散则心下隆起,然按之柔软无物,但气痞耳。
遵仲景之法为疏生姜泻心汤加茯苓:
生姜12克,干姜3克,黄连6克,黄芩6克,党参9克,半夏10.克,炙甘草6克,大枣12枚,茯苓20克。
连服八剂,则痞消大便成形而愈。
[按语]本案为胃不和而水气痞塞心下。其病机在于脾胃气虚不运,水气内生波及胁下,或走于肠间。《伤寒论》 概括为胃中不和,….胁下有水气”,故用生姜泻心汤治疗。本方为半夏泻心汤臧干姜加生姜而成,重用生姜之理,借助其辛散之力,健胃消水散饮。临床上,凡见有心下痞塞,噫气,肠鸣便溏,胁下疼痛,或见面部、下肢水肿,小便不利者,用本方治疗,效果甚佳。如水气明显,水肿、小便不利为甚,宜加茯苓利水为要。
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
发表评论
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评论信息
picture lo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