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脾积
古病名。五积之一。出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。又名痞气。《脉经·平五脏积聚脉证》:“诊得脾积,脉浮大而长,饥则减,饮则见,(月真)起与谷争减,心下累累如桃李起,见于外,腹满呕泄,肠鸣,四肢重,足胫肿厥,不能卧,是主肌肉损,其色黄。”王肯堂主张用七气汤下红丸子,兼吞痞气丸(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详参见痞气条。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发表评论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古病名。五积之一。出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。又名痞气。《脉经·平五脏积聚脉证》:“诊得脾积,脉浮大而长,饥则减,饮则见,(月真)起与谷争减,心下累累如桃李起,见于外,腹满呕泄,肠鸣,四肢重,足胫肿厥,不能卧,是主肌肉损,其色黄。”王肯堂主张用七气汤下红丸子,兼吞痞气丸(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详参见痞气条。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