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失音
证名。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,古称喑。须辨外感、内伤、得病新久,证之虚实寒热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皆由风邪所伤,故谓风失音不语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喑:失音,大都不越于肺。然须以暴病得之,为邪郁气逆;久病得之,为津枯血槁。盖暴喑总是寒包热邪,或本内热而后受寒,或先外感而食寒物。”一般外感多属实证,因外邪乘肺,闭塞气道所致,治宜宣肺散邪为主,用三拗汤、桑杏汤等方。久病失音,肺肾气阴两伤,治宜润肺滋肾,用清音汤、百合固金汤等方。又高声叫呼,强力骂詈,损会厌,耗伤肺气,亦可引起本证。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发表评论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