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风散出自《外科正宗》,原文如下:
“消风散内归生地 蝉脱荆防苍苦参
胡麻知母牛蒡等 石膏甘草木通行
治风湿浸淫血脉,致生疮疥,搔痒不绝,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,遍身云片斑点,乍有乍无并效。
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脱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(各一钱) 甘草 木通(各五分)
水二钟,煎八分,食远服。”
主证分析-风疹、湿疹
主治拄要涉及到皮肤科的一些疾病。《外科正宗》原书说消风散主治疮疥、瘾疹。它所讲的疮疥、瘾疹,实际上是比较广泛的概括了瘙痒性的皮肤病,多种皮肤病了。我们现在消风散也常用于,譬如荨麻疹,湿疹,药物性皮炎,神经性皮炎,过敏性皮炎等等,这类皮肤病。现在我们把这类皮肤病,概括起来,按照性质,往往概括为风疹,湿疹两大类。
风疹:风热→邪侵机体
湿疹:风湿→浸淫血脉
郁于肌肤腠理,皮肤瘙痒,疹出色红,遍身云片斑点,抓破后渗出津水,苔白或黄,脉浮数
风疹,风为阳邪,郁滞体表,往往化热,所以风热邪侵到肌肤,造成风疹的发生。湿疹呢,风邪挟湿,或者人久处湿地,本身有痰湿体质,这样风湿相合,浸淫到血脉,郁滞肌肤也可以化热,这是风疹、湿疹形成的基本的机理。和风、湿化热有关。教材的主治,提到了皮肤瘙痒,疹出色红,遍身的云片斑点,抓破以后可以渗出津水,苔白或黄,脉浮数。
从主治证候来说,皮肤瘙痒,体现了外风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。中医例来讲痒自风来。有痒这个症状,往往归结它的病机,偏重于风。疹出色红是体现有热,皮疹色红,是风湿郁滞肌表腠理化热,所以疹出色红。遍身云片斑点,云片说明它发生的部位,可以全身各处都可以发生。当然作为消风散,这个本方使用,往往以中上部使用为多。由于全方来说,对下部,伤于湿者,下先受之。下部除湿力量较小。全方祛风力量较大。抓破后渗出津水,反映出有湿。从病机来说有湿。所以从主治看,体现出风、湿、热这个特点。苔白或黄脉浮数,也体现出有化热的现象。
治法-疏风除湿,清热养血。
根据病机分析,针对风湿热郁滞肌表,造成的风疹、湿疹,我们治法方面,要疏风除湿,清热养血。疏风除湿是驱除病因,风湿郁滞肌表化热,需要清热,解决病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。养血是风湿热郁滞肌表,可以伤耗人体阴血。所以整个方,体现了疏风除湿,清热养血,也可以说是这种治法。
方解
君
荆芥:发散,擅长祛风止痒
防风:风中之润剂,走十二经,擅长祛风除湿
牛蒡子:擅长祛上部风邪,又清热解毒
蝉蜕:散风清热,擅长止痒
臣1
苍朮:健脾燥湿除内湿
苦参:燥湿
木通:渗湿利水
臣2
石膏、知母:清阳明气分之热
佐
当归:养血
生地:养阴
胡麻仁:养血润燥
使
甘草:益气补气保护中焦,调和诸药
消风散用药比较多,我们把它分成几组,第一组,荆芥、防风、牛蒡子、蝉蜕,这组药都有发散作用。荆芥擅长于祛风止痒,而且药性较平和,不燥。防风称为风中之润剂,走十二经,有就是遍布全身都能到达。有擅长于祛风除湿。牛蒡子擅长于祛上部的风邪,同时能够有清热解毒作用。蝉蜕是个散风很好的药。有能够止痒,擅长于止痒。这四味药,看来是以祛风为主的。因为在这里,从方名消风散,从主治,风疹、湿疹,风为百病之长,湿结合风,侵犯为病了。所以蝉蜕祛风清止痒,这四味药结合,疏风力量较强,在全方作为君药。这里当然也有个分工合作,四味药同用,也可以减少单味药的用量。
臣药分两组,苍朮、苦参和木通,共同特点是除湿。大家知道苍朮是辛温的,既能散寒除表湿,又善于健脾燥湿除内湿。因为这类病人虽然病发于表,往往体内也有体质因素。苦参是苦寒的,有擅长于燥湿,燥湿力量较强。而且是个治疗皮肤病的常用药。除湿应当多给出路。既于中焦燥湿,又要结合下焦渗湿利水。用木通,擅长于利水。使水湿从下焦排出。所以臣药第一组是在于祛湿。和前面君药相配,风湿兼顾。针对风疹湿疹。
石膏和知母是臣药的第二组。石膏和知母擅长于清阳明气分之热。在这里清热是针对了风湿郁于肌肤,郁而化热,针对了热邪。所以君药和臣药,这三组相结合,风、湿、热兼顾,很好地针对了病机。
在方义分析当中,我们特别要重视佐药的使用。佐药看起来,当归、生地、胡麻仁,似乎和风疹、湿疹这类皮肤病的关系,不是非常密切,但是配伍在这个方里,从整体看,非常重要。当归、生地、胡麻仁三味药的使用,在这里它的作用,有三个方面:
1.因为风疹、湿疹,风湿化热过程当中,热伤阴血,往往有一定程度的阴血不足。当归可以养血。生地可以养阴,也有养血作用。生地也能协助石膏、知母清热。胡麻仁养血润燥,这三味药结合,针对了因为风湿化热,对阴血损伤所造成的不足。这是第一个配伍意义。
2.当归、生地、胡麻仁的养血润燥,还可以制约苦参、苍朮这类温燥药,使它们不至于温燥太过,起到佐制药的作用。
3.当归还有活血的作用,活血作用和这些风药同用,体现了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的思想。也就是说,风湿郁滞肌肤的时候,活血药对肌肤气血津液,特别血液的运行郁滞,有缓解作用。活血药有助于祛风药发挥作用。这是方义分析当中的一个疑点,也是一个重点。
使药,甘草,(1)益气补气,保护脾胃,保护中焦,(2)调和诸药。是使药,也兼有佐药的意义。这是消风散的一个配伍意义。或者说方义分析。
运用
辨证要点-皮肤瘙痒,疹出色红,脉浮。
风疹、湿疹所反映出来的皮肤病。重点,(1)瘙痒,(2)湿疹抓破会渗出津水。但这个方擅长于止痒,比较起来,擅长于以皮肤瘙痒为它主证。而且整个证候,一定程度偏热证,所以疹出色红,脉浮,可以偏数。
随证加减
根据风湿热的程度,还可以加味。
√ 风热偏盛,口渴者(口干,舌边尖红),重用石膏(石膏、知母清热仍不够),加银花、连翘(疏散风热);
√ 湿热偏盛(阻滞气机),兼胸脘痞满,苔黄腻(反映湿热),加地肤子、车前子(渗利湿热);
√ 血分热重,皮疹红赤,烦热(热扰心神),舌红或绛者(说明开始入营血了),重用生地,或加赤芍、紫草(清热凉血)。(石膏、知母善清气分之热,血分之热,主要反映在一个皮疹上,色红,红比较突出)。生地
凉血清热,赤芍、紫草也擅长凉血,不造成瘀血。
使用注意
这类风疹、湿疹,偏于热的,消风散可以使用。如果偏于寒的,就不宜使用。服用期间,应忌食辛辣、鱼腥、菸酒、浓茶这些刺激之品。
这类疾病往往容易反覆发作,而且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,往往一治,缓解了,明年又来了。所以往往还跟它一个体质因素有关系。要考虑到一些体质因素,季节因素,这些有关。我在临床观察,这类病人,发作的时候治疗,缓解以后不等于就好了。平时的治疗很重要。往往平时会有一定营卫不和的特点。营卫不和的特点,我们前面讲到桂枝汤的时候提到过,营卫不和表虚这种特点。所以人们也有平时服用一些桂枝汤,加蝉蜕,蝉衣。既有抗过敏作用,也有对这类病人一定程度的防止复发。所以既要治疗发病期间,又要考虑到反覆发作的处理。
这是消风散,是中医外科的一张常用方。
关键标签(点击可获取更多内容)
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做学习和参考! 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院就医!
发表评论
评论审核后公开。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